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俅”的古老情话,到“我爱你,但与你无关”的现代传说,从“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不朽誓言,到“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流行口号,中国人的爱情观念与婚姻模式几经变迀。
20世纪40年代前的婚恋观
上世纪40年代前,男女之间的恋爱和婚姻多以父母为主导,在婚姻大事上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同时,青年男女们都信奉男主女从的婚恋观,认为女人的生命全部在于家庭。
20世纪50年代的婚恋观
20世纪40年代前的婚恋观
上世纪40年代前,男女之间的恋爱和婚姻多以父母为主导,在婚姻大事上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同时,青年男女们都信奉男主女从的婚恋观,认为女人的生命全部在于家庭。
20世纪50年代的婚恋观
上世纪50年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新恋爱观冲击着传统婚恋模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新中国从法律上保证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具有与男子完全平等的地位。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婚恋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这是当时男女见面普遍要表达的革命感情。那个年代,青年男女恋爱的基础一定是要有共同的革命信仰。工入、军人为女孩择偶的首选对象。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婚恋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这是当时男女见面普遍要表达的革命感情。那个年代,青年男女恋爱的基础一定是要有共同的革命信仰。工入、军人为女孩择偶的首选对象。
20世纪80年代的婚恋观
在中国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人从一而终的传统婚恋观从这个时期幵始根本性动摇。1980年公布了新中国第二部《婚姻法》,这是中国婚姻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夫妻感情成为维持婚姻的主要因素。但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婚恋依旧抱着矛盾的心态,一方面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生活,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父母的反对和现实的压力放弃爱情。
当代婚恋观
自上世纪90年代始,中国的年轻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男女自由恋爱。“只要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成为很多人的爱情观念。现代中国人的婚恋模式呈多元化,网络恋爱、跨国婚姻、速食婚姻、丁克家庭、单身贵族……我的幸福我做主,社会和家庭对年轻人的婚恋选择更加包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